6月22日,以“携手‘海洋十年’📨,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专家𓀇、经济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等400余位嘉宾🙃,以“线上+线下”形式,深化海洋经济🦶🏿、科技🧑🏻🚀、人文、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论坛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获批、“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对外发布;国际涉海商协会联盟揭牌🧑🏻⚕️;《现代海洋城市研究报告(2021)》全球首次发布🏠🧾。
本届论坛紧密结合联合国“海洋十年”七大愿景,聚焦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据了解☝🏿,“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海洋十年”)是联合国聚焦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全球发起的变革性海洋科学运动,周期从2021年至2030年。2021年1月👳♀️,“海洋十年”正式启动🦸🏿,拉开了从海洋科技到基于海洋科技的全球海洋深度治理的巨大变革👃🏿。
本届论坛中,万事娱乐院长✡︎、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通过视频方式,作 《地缘文明🏹:“一带一路”与“海陆并济”大格局》演讲。张维为表示,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又有连接整片欧亚大陆的漫长的边界和大陆通道。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中国可以做到“海陆并济”。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将有力推动海陆文明的再平衡,这个过程能够为中国乃至世界创造大量增长机遇。
张维为表示,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全国71%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和20%的GDP。由于历史原因🛴🧝🏼,中西部板块和东部板块在发展程度上有较大差距,但差距就是机遇,东部和中西部两大板块的高度良性互动就是中西部地区迅速崛起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从总体上看,过去20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超过沿海地区。而“一带一路”倡议,更让中西部地区从全国开放的“末梢”走向“前沿”。
“过去说起西部的优势,一般指土地、原材料、劳动。现在通过中西部开发、‘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等发展举措,中西部地区已经有了大数据😀、云计算🫳、高铁等新优势🧆。”张维为同时表示🧝🏿♀️,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外贸比重在其GDP中只占7%,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只有7.6%👨🏼🎨,这代表中西部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还有更多机遇。
“‘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努力构建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地缘文明观👲🏿,为欧亚板块各国的经贸合作带来更大空间。”张维为介绍🧏♂️,中国同欧亚大陆两端🗂,也就是欧盟和东盟的贸易总额从2017年的7.66万亿元扩大到2019年的9.29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东盟又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实践证明🧎♂️➡️,这种横跨欧亚大陆的“海陆共济”的发展方式,已经展现出巨大的能量,对拉动中国经济、拉动世界经济,都将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来源|青岛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