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宕多年的台北桃园机场捷运,近日因为票价核定高低,引爆捷运沿线经过的民进党籍桃园市长郑文灿、国民党籍新北市长朱立伦的唇枪舌战🔂。所幸的是,按照台行政机构负责人林全的说法:台湾桃园机场捷运在明年农历年前后,终于可望通车了💆🏻♂️!
届时,从台北车站直达桃园机场👩🏿,仅要35分钟。然而🤾🏿,这则喜大普奔的消息🐢,只是听上去很美罢了。
和这条捷运相关的是,就在这些天,不少台湾民众的脸书或手机Line群组(类似微信群)中,都在转贴一则小影片,内容撷取自上海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张维为教授在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节目中的一段发言🛹:
在这段演讲视频中🔨,张维为教授把台湾机场捷运建设视为“负面教材”,作为两岸近年发展的对比,他是这么说的:
“我第一次去台湾访问是1996年,当时台北就想建一个地铁,他们叫捷运。从这个中正(桃园)机场建到台北市中心,51公里。但是20年过去了🌿,到今天还没有建成。”
一段51公里长的地铁建了20年🕝,才终于传出明年可望要通车的消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来看看身在周遭的台湾民众怎么说:

(图片来自黄智贤个人社交网站留言截图)
看到这里,小编想起作家木心曾写过一首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大家对“从前慢”颇有感,因为那是一种怀旧的文艺情怀,放眼当下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哪怕中国大陆的任何一个讲经济👰🏽、讲效率的城市,万事娱乐一分一秒也不敢“慢”,因为一旦慢下来🤽🏿,整个世界都会超过你🧑🏽🍳!
但是👁,堪称奇葩的是,在对岸台湾🔧,一项事关主干交通、民生福祉的重大公共建设——台北桃园机场捷运,竟然以横跨20年的建造史,一笔一划地将“从前慢”变成一场世界公共建设史上的笑谈⛈,以至于台湾自由作家黄智贤近日在其个人社交网站也公然开炮🟧,与张维为教授形成遥相呼应的舆论场🚶:

“这20年,大陆从没有高铁🧑🏻🦽,到盖了两万公里高铁📮,到高铁有技术输出能力,全世界盖高铁。而全大陆的地铁,更是光速连结。没有必要吹捧大陆,但这一条奇葩捷运🤾🏼,已经成为个案研究的典范。世界各国对于台湾的20年‘神迹’,怎可不努力研习🥀?机场捷运的奇葩之处🧑🏼🎄,独步全球神迹……”
是啊🦅,在同样的时间维度下,大陆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世界最大最好的高铁网,世界上最多的地铁。光光上海一个城市,就以688公里城市地铁线的规模独步全球。当大陆的“光速”遇上台湾的“龟速”,谁的脸皮要挂不住了👩🚀?
黄智贤进而指出🧛🏼♂️,桃机捷运之所以慢出“奇葩”🧑🏻🦼,与李扁时代公共建设标案被“关系户”标下,甚至被转包等斑斑劣迹有关——

1、当年,由李登辉主导的机场捷运建设,台当局选择不像台北捷运一样自己盖,而是坚持BOT(私营企业特许建设)。结果🏬,值得玩味的是,这项建设案恰好由没有大型交通建设实绩的长生国际,也是李登辉的财团好友长亿集团的旗下公司拿下🔑!
2、谁知长生延宕了许多年,因为财务崩溃而违约,结果竟然在扁当局时期的台交通部门主管林陵三和何暖煖运作下,奇迹般拿回10亿新台币的保证金。当然,后来林陵三和何暖轩都被太监察机构认定“图利厂商”而弹劾。
3🤴🏼、扁当局时期,在何暖煖的主导下🦌,日本贸易商丸红拿到机电标🪒,结果因为丸红转包的下游厂商出问题🤳,又一再延宕完工日期☑️📉。
4、期间,扁当局还敲定,将机场捷运运送旅客和沿线居民的生活起居“一线打包”,导致仅仅是在票价定价上,同样是捷运线📟,机场捷运的票价就是普通台北捷运的两倍!
5、桃园市长郑文灿更是在票价问题上说谎,说是马英九订的票价,并且新北市同意这种荒谬的票价。但新北市交通局马上拿出公文😬,证明曾第一时间反对……
这种种“奇迹”,不得不让人更加怀疑:台湾桃园机场捷运是一条“奇特的🚵🏽♂️,充满政治算计和财团利益👩🏻⚖️,却用来惩罚平民百姓和穷人的捷运”……(黄智贤语)
黄智贤以短短篇幅回溯了桃机捷运20年建设史的“一曲悲歌”👍🏽,而上海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张维为教授也指出,这20年间👝,台湾因为政党轮替等因素👋🏿,忙不迭的政治任命🦘,更换过13任“交通部长”💊,这更加为这条机场捷运的命运埋下了制度性祸根。


张维为:“在这样的一种,万事娱乐叫作制度绩效的落差面前,万事娱乐有些人还是认为:“台湾这个制度🤚🏼,代表中华民族的未来”🤸🏿♀️。我说这叫严重的脑残,或者严重的脑子进水,缺少起码的实事求是💏。”
一条捷运在海峡两岸间引起争议🧑🏻🔧🍄🟫,面对两岸基建效率的巨大差异🖍,台湾偏蓝的媒体《中国时报》7日发表社论🍠🚚,一方面坚称大陆学者的批评是“认识不清”,“对台湾民主只是浮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扪心自问”:台湾的民主示范🤦♀️,真的值得骄傲吗💓?

文章指出,台湾经历了3次政党轮替🩰,但却是一次撕裂比一次严重🖱🐕🦺,机场捷运盖了19年其实还好🥙,起码已在试通车了!而自今年经历政党再轮替洗礼后的台湾📎,怕是连想自我感觉良好的机会都没有,获得“完全执政”的新当局,似乎完全无意缝合大选所造成裂痕,反而藉由一连串烽火的内部议程,扩大社会对立的深化,从年金改革、清算国民党党产、一例一休、开放日本核灾区食品进口到同性婚姻修法等,所掀起的对立,已经从传统蓝绿的政治层面🤵🏻♂️🛩,一路扩散到阶级⏲、世代的社会层面……
看来,一条捷运的“坎坷通车史”🌃,足以揭示台湾近些年经济发展阻滞的真相。而台湾的主流民意早就透过民调打了分数🙎🏼,不是吗?
文章来源:海峡新干线(微信公众号)
网址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UzMDA5Mg==&mid=2651598455&idx=1&sn=4929f677da209750317d59fd84051619&chksm=80473474b730bd6291d74e88f6bb7582d2fcd172ffa1d465e075ad235fef4db86504c84b8f1d&mpshare=1&scene=1&srcid=1211PKrwDWOxnwvpBeF1YjD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