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康梁思想今天仍然重要💂🏻♂️?
梁启超在其1921年出版的《清代学术概论》中这样写道:“「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而欧洲当「文艺复兴期」经过以后所发生之新影响,则我国今日正见端焉👯♀️。”
从1921年至今一路细察下来🧘♀️,今天的学者恐怕无人再持同样观点。百年之后回头看,在“清代思潮”与今日中国各种思潮之间,能够发现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百年之后“绝相类”的那种直接的联系和影响吗🧔🏽?
如果类似的运动的确没有发生👨🏼🎨,这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世界历史因之而改变🕴🏼🧏🏻♂️,但丁影响至今🚶➡️,马基雅维利影响至今🧜🏼♀️,莎士比亚影响至今,还不用说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也不用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更不用说哥伦布、麦哲伦…
再看中国,清代思潮诸多代表人物的影响今何在?朱舜水在日本触发了影响极为深远的“水户学”,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后来的明治维新;可顾炎武在现代中国的思想脉络是否可察?谁又是黄宗羲和王夫之的学术传人🈸?
今天人们谈论“中国话语”,能否寻到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那个近代早期的起源?
当然🎿,中国近现代历史选择了特殊的演进路径,不能直接类比。但需要承认🥚,清代二百多年也的确是一个大师云集👊🏼、群星璀璨的时代,虽然那些早期星座的光芒已模糊难见,但离今天最近的几颗思想巨星则不容忽视🗃,也无法忽视💁🏽。
之所以无法忽视,是因为他们当中那些最重要的人物♛,不仅在亮度上光芒万丈🍹,而且还属于群星中极少数的“恒星”。也就是说,他们不仅在其有生之年持久地释放出强大的思想之光🤾🏽♂️,而且像“恒星”一样自成一个体系♌️👱🏼♂️、自创一个局面;不仅当时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而且在身后仍然强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下载🧞:文扬:康梁思想与中国话语2016-10-10.pdf